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将如何部署?国资委回应
(央广网 2 月 23 日消息)国资委谈央企重组整合: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整合不能截然分开,两手都要抓:

2 月 23 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翁杰明在谈到央企重组整合是以专业化整合为主,还是产业化整合为主时表示,“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整合是互联互通、互相促进,不能够截然分开。下一步我们两手都要抓,两个方面继续相互促进。”

翁杰明表示,一方面,还是要大力推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内部的专业化整合,把横向的相应的产业通过整合实现“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提高企业集中度,增强集约化管理。但同时,也要大力推进产业化整合,这就意味着要立足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在央企和国企内部,同时还要突破现有领域,向全社会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张开双手,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股权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的现代化产业发展。

翁杰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先后完成 27 组 49家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国务院国资委新组建、接收 13 家企业,监管中央企业的数量从 116 家调整至 98 家,有力促进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增强了重要能源资源的支撑托底能力。比如,通过新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中国稀土集团等企业,有力维护重要能源资源安全;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的“两化”重组,中储粮与中粮集团的股权合作,为国家粮食、种业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是提高了国有资产资源配置效率。比如,国家管网成立后,通过对原三大石油公司 8.9 万公里油气管道的整合,促进了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向全社会公平开放;中国铁塔组建以后,新建基站共享率从 14%提升至 80%以上,节约土地 5.5 万亩,减少投资 1760亿元。

三是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比如,中远集团与中国海运重组后,在综合运力、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球第一”,牵头成立的海洋联盟具有广泛影响力;鞍本强强联合,宝武并购马、太、重、新等钢企,提升了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通用技术集团整合机床行业多家企业,有力突破高端机床瓶颈;医疗、检验检测等领域资源整合加快,“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就意味着能够促进竞争力更强。

四是推动了新兴产业布局。比如,成立中国星网,加大了新一代通信技术布局力度;新设中国物流,促进了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下一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持续用好重组整合这个重要抓手,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工作中将注重以下方面:一是坚持以市场化原则来推进。二是瞄准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来推进。三是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推进。四是聚焦资源高效配置来推进。


(澎湃新闻 2 月 23 日)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将如何部署?国资委回应:

23 日,国新办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会上,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介绍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三大成效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2020-2022年实施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国资国企领域的重大工程,在整个国有企业改革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翁杰明介绍称,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主要目标已经完成,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

一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取得明显成效。全面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国有企业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3.8 万户国有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加快形成。坚持和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充分发挥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的监管优势,加强对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指导力度,全国省级、地市级国资委统一监管的比例分别达到了 98%、99%。

二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把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作为重要抓手,过去 3 年有 4 组 7 家中央企业、116 组 347 家省属国有企业以市场化的方式实施了战略性重组,新组建和接收中国星网、中国稀土集团等 8 家中央企业,深入推进专业化整合,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大力淘汰落后产能、退出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国有企业全面完成“两非”“两资”清退任务,以市场化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3067 亿元、增值 234 亿元;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完成。加大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过去 3 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 20%,营业收入占比超过了 35%,实现了新旧更迭、促进了动能转换。

三是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提升取得明显成效。以“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为显著标志的三项制度改革大面积、多层级破冰破局,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各级子企业的比例由 2020 年底的 23.5%、23.2%均提升到目前 99%以上;截至 2022 年底,中央企业各级企业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管理人员达到了 3.8 万人、占比约 6.9%;已开展中长期激励的中央企业子企业为 5750 户,占具备条件子企业的比例约 94.8%。

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主抓三方面 加快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

对于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翁杰明指出,主要考虑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中央企业、国有企业要发挥好战略支撑作用,在服务国家大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二是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形成的成果固化下来,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提升外部董事素质和履职能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全面采取建设世界一流的相关行动。

三是加快健全有利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着力解决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机制、投入、人才、转化等突出问题,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共建良好创新生态,真正履行好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作用。

上一篇: 贵州广电传媒集团召开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暨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下一篇: